找到相关内容17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底峽《菩提道灯》內容研究

    》,择要解释根本颂的内容。  仔细分析根本颂的内容,则系由大观念所组成:(一)菩提资粮(二)发菩提心(士道。其中的每一观念,在印度佛教中都已有渊远流长的历史。由于阿底峡将这些传统配合七个疑问,...涅槃之行,必需了解诸法空性,以此行无量善巧方便行,才算是胜菩提行。这两篇文章回异于莲花戒、阿底峡所承的传统,不以菩提心作为学或六度等菩提资粮的实践纲领,却在菩提心的实践中,隐然画分了士道,而以能用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149382.html
  • 西藏密教之父——阿底峡尊者

    燃灯吉祥智」  的他,把自己生命最后的精华,在藏地燃烧殆尽,却把西藏的佛法黑  暗期燃烧出光明的灯焰。  尊者《菩提道灯》里的士道精神、显密并修的次第、发菩提心的  悲悯,对西藏的佛教传承,有著深远的...从业果因缘入手,教导百姓学佛的次第,被称为「业果喇嘛」;以发  菩提心、授皈依为基础,在邪法肆虐的藏地,经营出欣欣向荣的生  机,并且成为中兴藏密佛法的第一人物。  出生在东印度孟加拉地区的阿底峡尊者...

    辜琮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1148476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迦当派

    阿底峡(Atisa)所传的教授士道次第中。正如种敦巴(Hbrom ston-Pa)说的“希有佛语(迦)即三藏,教授(当)士道庄严,迦当如金宝珠串,任谁数计皆获益”。  迦当派是由阿底峡尊者首创,由...各种违背佛法的邪行,尊者于是造了“菩提道炬论”,开示士道次第。论中说明初下士的修持应当念死无常,假若对于现世不起厌离心;就不能入佛法之数;假若把五蕴妄执为我,就不能得解脱;假若不发大菩提心就不能入大乘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5555115.html
  • 噶当派传承及其思想特点

    ,阿底峡除给他许多教诲外,并赠给他《律经根本律》、《集密经》、《观音修法》等20部经典。《菩提道炬论》的士道次第修持教授,阿底峡传于仲敦巴,又传给那措译师。他的弟子绒巴甲索巴创建了那索寺。他一生谢绝...一切众生的大乘)类,然后依“士道”循序渐进即皈依,持戒、定、慧学和按六度做等,福慧双修,在显教修学圆满的基础上修持密乘法,把密教经典划分为四部。《道炬论》将佛语三藏四续部全部注释,不舍一字,均...

    董莉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3559677.html
  • 四大天王

    尊者和宗喀巴所制定的士道次第中进入中士道的修习者。阿底峡和宗喀巴为了适应普通众生的心智水平,将佛陀所有的教法加以简化,分为士道:下士道(仅为利已,害怕堕入恶趣而希求人天善趣而修习佛法);中士道(厌弃世间的轮回圆满,但以个人求得涅为目的修习);上士道(为使虚空一切众生有情皆证得成佛而修习)。  士道的划分最初由阿底峡提出,此后,宗喀巴在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划分。因为中士道的中士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13139395.html
  • 刚波巴四法

    教法及噶居派诸上师 由于其到达正觉后之“明见”以及博学 无等伦之刚波巴大师悉知佛法精义 并常因机施教   “刚波巴四法”是四篇密语般的短颂 此为讨论“士道”之基础 士道者 即“下士”-利用佛法以获...非常重要   阿罗汉道有程度之分 佛地则一如 我们所观察到的释尊以及密勒日巴之佛地分别 是因为他们在相对领域的种种作为而产生的 对于正觉之完成则并无不同   四 幻念成智  我们已讨论过士道和他们各别...

    嘉察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141175.html
  • 初步的显宗修行

    方法叫做“四加行”、格鲁巴谈到“菩提道次第”,而宁玛巴将显宗修行法,分成“大圆满共加行”以及“大圆满不共加行”。 宗喀巴大师教导显宗修行的层次,在西藏很有名的是菩提道次第广论,或“士道主要...快乐的方法,当做生活重心。” 我们也许认为这样做有点不太寻常,“檀陀罗灌顶前行法”并没有把太多注意力,放在培养空性智慧,即宗喀巴大师“士道”的第三道。这或许是因为他看重的是达成空性的方法,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14453796.html
  • 佛道根本的修持要义

    分为下、中、上士道,即:   下士道——指脱离恶趣,生人天善趣的法门。包括四种思维:1、思维人身无常。2、思维趣苦。3、深信业果。4、皈依三宝。   中士道——指解脱有轮回,断烦恼证涅槃的法门...大菩提果的法门。包括入大乘门、菩提心次第、仪轨授法、学菩萨行、六波罗蜜、四摄法、奢摩他、毗婆舍那。   在上士道之后,发大菩提心和密咒有爱好者,方可进入密乘的学修。   以上菩提士道可以作为次第来修...

    海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1054423.html
  •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

    焉知生”的最佳写照。其将大小乘教法编成“士道思想”,虽沿袭自印度诸大论师的思想基础,但成为《广论》这本教科书,次第俨然,内容环环相扣,特别掌握了教、学心理,能使学习者具备良好基础,进可广阅诸大经论,不致...道次第的内容即是“士道”。士道是由凡夫渐趋成佛所当修学的道之次第,生命治疗的开展,即是藉此而展开。道次第之法,在印度论师自龙树以降,无著、圣天、月称等论著中皆主张“道”有次第、次第引导方式,25从...

    王 惠 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647860.html
  • 印顺法师乘共法与宗喀巴大师中士道的比较研究

    利他行,名为上士。”[18]下士无利益,中士分为自利不利他与利他不自利两类,与阿底峡士道前二士的内涵显然有别。阿底峡自注的《菩提道灯难处释》引用世亲《俱舍论释》说:“下士,想办法追求自己的安乐。中士...以他为己故。”[20]所以士道的义理源头应是《俱舍论》。   《菩提道灯》的义理重心是大乘佛法,下士道与中士道只是附带提及,论中第二颂到第五颂说:“由下中及上,应知有士;为明彼特征,当书各差别。...

    黄国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0751764.html